椅子也可以稱為﹁藝術﹂﹖
北美館現正展出﹁設計的向度----100經典座椅展﹂,展中有來自德國威特拉設計博物館的座椅1:6縮小模型100張,包括從十九世紀中後期以來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過去我們曾經在台北市的公共空間中為讀者尋找經典座椅的蹤跡,在這項展覽當中,民眾可以一次藉由袖珍模型,體會各個時代家具設計的理念----椅子,這種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家具,設計師藉由它們反映出引人的想像力,為你乏味的日常生活增添許多樂趣。而不論你是不是工業設計師或藝術愛好者,都可以在這些經典的椅子當中找到一些﹁感覺﹂。
在一八五六年MICHAEL THONET創立真正導入工業製造方式的家具工廠,大量生產讓家具得以進入每一個人的家中。對於咖啡的喜好者而言,一定覺得THONET的經典木條藤面座椅相當眼熟:沒錯,在巴黎的咖啡館戶外空間,THONET的椅子早已成為百年咖啡香的一部份。而你也可以在明亮而現代感強烈的東京咖啡館當中,看到當代設計紅星菲力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的椅子:簡單而充滿幽默感的作品,告訴你不妨感受在高速生活中,偶然瞥見他那搶眼作品的樂趣。
在許多公司的門面,都可以發現以鋼管為架構,方方正正,如堆疊豆腐般的一張沙發座椅。是影響現代建築至深的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作品,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強調線條結構的簡潔設計,與建築整體相呼應,瀰漫出一股自律的居家氣氛。國內許多企業的會客處,使用類似的沙發,營造出兼具較嚴謹的辦公場所、卻又能讓訪客得到自在的感覺,一張簡單的座椅,對於空間的效用頗大﹗
講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包浩斯(BAUHAUS)學派建築師設計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利用鋼管、玻璃建構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而一張巴塞隆納BARCELONA沙發,長方形的椅背、座墊各被線條切割為二十塊小長方形,鈕釦的設計影響二、三零年代高級汽車內裝座椅。這類的椅子在高級汽車、間約主義的服裝展示間當中,表現出現代貴族的感覺,連舒適的斜坐著也很有風格。
喜歡IKEA家具,或是在﹁MIB星際戰警﹂電影中,威爾史密斯筆試時所坐的球狀座椅嗎﹖在北美館看到的FRIZ HANSEN座椅,正是在戰後斯堪地那維亞風格(POSTWAR SCANDINAVIA )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可彎曲密集板的運用,以及傳達出大量生產營造的美好生活等都是特色。有機會到歐洲,許多機場皆使用他們的產品,有趣的公共家具。而北歐對於環保的重視也值得一提,像是可回收塑膠的一體成形座椅,將塑膠殼以及鋼管混合使用的功能以及美感,材料的再生以及低價生產等等,都讓一般人可以使用充滿設計感的家具。
生活也可以是一場遊戲。在所謂設計界當中,有人刻意將家具與藝術結合,使得此類設計一直是展覽當中的常客,卻很少被一般家庭所接受,不妨就在展場中仔細看看吧。像是受到蒙德里安拼貼、色彩影響,轉為三度空間座椅的﹁紅藍椅﹂﹔也有人把達達的JEAN ARP那種隨機構圖型態變化到椅子當中。或是模仿草皮的雕塑式椅子,讓六零年代的嬉皮躺在上面抽大麻﹔將購物用推車作成椅子批判消費社會的作品......。只要你用點心思來觀察,生活當中充滿隨處可取的趣味,就像這些椅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