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家具的明日之星
中式古家具熱潮由西方延燒到台灣,成為東方熱下的閃亮明星﹔加上古家具在現代空間當中的巧妙運用,成為營造人文氣質的最佳方式,因此讓消費者產生極大興趣。而在台灣市場當中,消費者也展現出某種偏好,古家具收藏運用的新趨勢也漸趨明顯。
屬於中國的禪境
根據台灣近年以來的古家具市場交易狀況,義德堂經理廖輝鳳指出,台灣人收藏古家具偏好的因素,包括:考慮原件的傳世數量是否夠多與珍藏價值,間接影響其選擇性及價格高低﹔是否具實用價值,與現有居家空間的搭配﹔以及室內設計師的推薦。至於收藏的形制,則因目的而有所不同:純粹收藏保值的人,對於木料雕工的精細程度和與空間的結合較為重視,偏好晚期純清式或明式作品﹔一般收藏者則較重實用面,線條簡潔的明式風格家具受歡迎。
原本早期富貴人家喜歡擺設整套的紅木家具顯示氣派,但現在趨勢卻改變。義德堂經理廖輝鳳說,近年以來由於與中國間往來頻繁,因此古董家具的引進較以往便利,價格也因而下降。加上室內裝潢設計師赴海外取經時,發現西方國家對於東方線條的推崇,才瞭解原本不被重視的中式古家具意義非凡。這兩個因素至少讓一般家庭裝潢時,可以接受設計師建議採用中式古家具。而其實源自西方對於中式古家具的品味,造成台灣對於古家具以及紅木家具在使用概念以及數量上出現了極大的不同:黑褐色的沈靜取代了紅木的豔麗,重點式的點綴改變了滿溢的視覺效果,主人獨特的品味因而被凸顯。
由於新世紀的居家風潮偏向東西合壁,尤其是﹁東方禪﹂的風格會大行其道。原本台灣人喜歡將空間塞滿,反而不容易凸顯古家具的魅力﹔而西方將中國書法抑或圖騰運用在裝飾上獲得成功即為示範。加上在新舊世紀交界的時代,回歸原點的心態,﹁禪﹂意境的室內設計,就是將略顯繁複的元素拋棄,回復單純的純淨氛圍,正是運用中式古家具的環境。
山西家具
對於山西家具關注的原因,部份是由於資源問題﹔古家具不會增加只會損壞,新胡同家具副總張富荃指出,業者由沿海地區如江蘇、浙江明式家具一直收到河北一帶的京作家具,現在山西已經成為新興的來源。而山西家具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形式,也讓其成為注目的焦點。
由於地理環境封閉,文化自成一格,少有戰亂破壞以及民風節儉,氣候乾燥等因素,家具保存較為完整。山西家具的獨特性,除了保存明早期以及宋風格以外,融合內斂以及裝飾性﹔採用當地木料如榆木等,硬木類較少見,可能因此影響作工風格,與廣式硬木家具的繁複雕工明顯不同。
﹁漆作﹂是山西家具的一大特色,多為黑漆或朱漆,在山水、人物或是吉祥圖案的主題下,可說氣韻雅致。一般來說,明代的漆作較偏重表面塗裝,桌面因漆龜裂產生的紋裡反而能帶出素雅的美感﹔清代對於漆的運用更成熟,細膩的大漆作品仍屬富貴、官宦人家專利。
山西的冬季較為嚴寒,因此炕上家具多,炕几、火盆架、被格等即是此類家具。而也有家具展現出建築的結構部份,例如運用如樑柱的元素、斗拱、樑架等等,算是相當特別。山西家具受歡迎的原因可說是後現代風格強烈,諸如腿足處的雲頭足、色調較暗、紋飾常見倒雲紋的線條或是與山西建築類似的線條、出頭彎度大等等,這些東西都讓消費者憶起電影﹁大紅燈龍高高掛﹂的詭異東方風格。
(9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