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設計師艾倫夏夫與山


因為那是沒有分文酬報的,因為那是必須以生命為賭注的危險事情,因為那是跟雪、跟岩、跟自己的意志的搏鬥,所以我們要大膽地去試試。我們想爬那雪蓋的岩場,來代替跳跳舞、搓搓麻將、看看電影這一類消遣。
----﹁冰壁﹂,井上靖。


山,是艾倫夏夫靈感的泉源,也是面對生命的態度。  

﹁丹麥是平坦無山的,在年輕的時候,我每個週末都會找幾個朋友,一下班就輪流開兩千公里的夜車到瑞士爬山,然後在星期一早上準時趕回工作崗位。﹂艾倫夏夫說,他對山的迷戀,起源於十歲時,姑姑帶他去奧地利的經驗。山,自然,在艾倫夏夫的作品處處可見,包括具象的線條以及抽象的型態----冰融化成水滴的一剎那,風雪吹過稜線的線條,都成了他作品的主題。

﹁山中有許多事物,都是超脫所謂﹁意義﹂的(out of meaning)﹂艾倫夏夫在一場與工藝設計科系學生的座談會當中,似乎呼應了在訪問中他某種對於﹁山﹂的想法,他說,其實現在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已經是﹁現存的(ready-made,這裡和Marcel Duchamp所要表達的又有些不同),設計師就是要將各種形狀以奇特神秘的方式(mysterious way)結合創造出新的型態,但是重要的是傳達出新的觀念,而非只是新的形狀。這說法真是相當的現象學,不過可以發現艾倫夏夫對於大自然的尊敬,因而他也絕不拘泥於固定的風格,旅行到夏威夷時,他的新作品就呈現出﹁波光粼粼﹂而非平滑的外表。 

﹁對自己誠實,就像爬山時,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該踏上哪塊岩石,步步為營,完全不能欺騙自己﹂,誠實的態度,其實還展現在對於材料本質的追尋上﹔艾倫夏夫以水和火來形容銀和玻璃,他說,在敲擊銀片時,可以感受到它的扭曲、伸展,似乎也有自己的生命......。

任何與山親近過的人都可以清楚的體會,在大自然的擁抱下,心靈會異常的澄靜,當他人的聲音越來越細微時,絕對的孤獨伴隨自我,會清楚的浮現。﹁設計師是寂寞的......﹂,對於登山家艾倫夏夫來說,成為知名設計師後,外在的意見很多,但他仍堅持走自己的路,就像在山中的體驗。   
艾倫夏夫也攀登過日本的高山,他認為自己的作品幾乎跟日本有相同的文化哲學。﹁日本人可以專注在某一件事物,而且和諧的成為團體的一份子﹂,這是他對日本人的觀點。雖然在台灣只停留短短幾天,艾倫夏夫還是在故宮待上一整天的時間,他說,你們有很優秀的傳統作品,應該多多向過去學習.....對於一個爬山的旅者來說,或許拋棄所有世俗的障礙,才是超脫的方式﹗
   
關於艾倫夏夫

艾倫夏夫(Allen Schraff)1945年出生於哥本哈根﹔1963-67年曾在喬治傑生工作室接受銀雕的製作訓練。而在1978年,於Hans Hansen設計公司擔任設計師,同時也在丹麥貴金屬工藝學院從事擔任教職,在1993年後,也在英國皇家學院從事教學。嚴格的工藝訓練,成為設計師後依然與學院關係密切,使得艾倫夏夫擴充了傳統所認知的一位設計師所應該扮演的角色,他對於設計師、作品、以及材料、教學等等相關範圍觀念的自覺極為強烈。    

師承雕塑家、銀雕家Henning Koppel,在Hans Hansen旗下的經歷,導致艾倫夏夫被貼上典型﹁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標籤。其實艾倫夏夫的作品,就如同展覽主題﹁Sense of Nature(自然界意識)﹂,並非只是簡單的取材自自然的型態,還包括對於自然的體會,例如如何運用材質本身的特性表達概念,這也是和表面風格相當類似的Henning Koppel作品深層意識的不同。
 
最近艾倫夏夫對於玻璃相當著迷----二十世紀對於玻璃這種材料最大的進展,就是﹁康寧鍋﹂之類可耐高溫強化處理的透明烹飪器具﹔但是他將銀雕錘鍊製作的本質,轉移到發展玻璃的韌性,如果繼續推進,顯然這種數百年歷史的傳統材質將會進入另一種境界。    
 
身在台灣,對於丹麥這個北歐國度其實相當陌生,所以與艾倫夏夫本人接觸的經驗是相當獨特的----我一直稿不清楚要如何形容這個人。直到他秀出他為一座天主教堂祭壇所設計的聖杯,它像是一隻鴿子,但左右翅膀卻向上緊縮,而非慣常的舒適伸展形象﹔艾倫夏夫笑著說,這像不像被捏緊頸子後面,快要被砍頭的鳥﹖----對於宗教祭壇﹁犧牲﹂本質的幽默,讓我當下想起丹麥導演拉司馮提爾Lars Von Trier。在﹁破浪而出﹂當中,這個丹麥導演展露出對於宗教神聖的著迷與反駁﹔在﹁醫院風雲I、II﹂當中,對於神怪力量以及世間人際社群關係的深刻諷刺.....或許這就是丹麥人複雜深沈,但卻跳脫虛偽嚴肅的心靈吧﹗